高手班案例推荐
课程最后,我们将给大家留了一个推荐版块,把你认为最好的建筑可视化设计作品推荐给我们,我们会依据大家需求来创作分享
为你剖析你最想要的建筑表现图纸
让我们一起来挑战……
期待你的推荐……
NO.1
推荐图片:
推荐理由:模型的精细度可以花时间去做的更好,但是材质的精细度就像是永远达不到高潮的怨妇,特别是玻璃材质,就像海底捞月,看得到却永远触摸不到。这张作品,我最兴奋的就是材质处理。
推荐学员:GU1-65徒劳豆一
NO.2
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
推荐理由:鸟瞰图是我学习效果图制作最头疼地方,希望通过高手班的学习突破这个障碍!谢谢
推荐学员:【GU1-48】Mocha Arm
NO.3
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这是BIG设计的博物馆,但是由MIR画的图,一张博物馆的室外表现图。
推荐理由:
1.构图:构图与建筑整体相符合,采用横向构图,接近16:9,符合人的最佳视觉感受。
2.色调:整幅图的画面呈现深蓝绿色的色调,整幅画面风格统一。建筑内部的散发出黄光,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形成一定颜色上的对比,衬托出建筑主体。整幅画面呈冷色调,唯独室内的光是暖色调的。强烈的对比,可以吸引人的目光到设计的建筑上。(另外图面的饱和度偏低。大家都知道饱和度低,图面传达情绪少,容易产生高端的感觉。)
3氛围:带有朦胧水雾的氛围,可以给环境的表现加分。朦胧的水雾,没有出现在建筑的中间,而且出现在建筑的两边,可以起到既不阻挡视线,又可以给环境增加真实感的氛围。烘托出了一种意境。
4层次:这幅画面分了三个层次,前景的植物,中景的建筑,远景带有朦胧感的植物。层次分明,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另外,前景的植物的颜色压得很暗,不会抢占建筑主体本身,又可以起烘托环境的作用。
5.光影:这幅图的光影氛围很好,从左边散发出微妙的光。与右边的暗处,形成对比。这种光影氛围,并不是人们平时非常容易见到的,所以这种光影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推荐学员:【GU1-51】浮光掠影
NO.4
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
推荐理由:
推荐学员:
NO.5
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来自MIR. 的 Catching the Light
推荐理由:建筑笼罩着晚霞大光影,显得晶莹剔透,建筑仿佛化在了环境中,但又有一份神圣的感觉。
推荐学员:【GU1-08】Uri·
NO.6
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
推荐理由:
推荐学员:
NO.7
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
推荐理由:冷暖对比,气氛宁静,材质也很棒
推荐学员:【GU1-27】闪电无
NO.8
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第三和第七》
推荐理由:一直很欣赏作者Alex Roman 这种超写实的渲染手法,尤其是第三和第七这部作品,无论在光效还是气氛上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自己是一名建筑学学生,做过几个设计之后,发现自己表现图的问题包括技术上的事情和审美上的事情。拿这张图举例子,如果我做的话,首先技术上玻璃的材质会很不自然,要不非常空洞要不反射过度,然后是一种叫脏图的表现,可以看到在建筑表面的交界处会出现很明显的脏痕,这是建筑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使得建筑变得更加真实的一个重要点。
再说审美上的事情。构图放在一边不谈,主要是光的把握。即是使用hdri也无法达到精细的光效融合效果——总感觉天空是后期ps上去的。可以看到图中密尔沃基美术馆的左侧有一道很自然的高光,既不过曝也不压抑,最关键的是这样的光效和天空的光融合的非常自然。
其实也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不解的事情,希望通过学习能解决这些问题。
推荐学员:GU1-60 mingke16
NO.9
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该图片是 visualizing architecture 网站中Cliff Retreat Moments 项目系列图片中的一张。
推荐理由:这张图片是一张黑白色调表现的作品,虽然描写场景不大,但整体场景的阴影、明暗色调以及细微的材质质感表现十分细腻精彩,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与震撼感,让人过目不忘。虽然原图不是彩色表现,但正因为如此才更加强调突出了建筑体量的雕塑感。整个场景采用的是人视透视来表现,虽看不到项目全貌,但却达到了以小见大,共鸣的场景感。
推荐学员:VFS高手班一期 【GU1-39】一土由之
NO.10
推荐图片:
图片来源:
推荐理由:
這張渲染圖,
主建築體的大片玻璃反映出周圍黃昏的暖色調,前景的粉紅櫻花添補了畫面的溫暖氣息,周圍的荷花、水池及燈光,
在黃昏時刻營造落花繽紛的情境,
整體而言在熱鬧的畫面中營造出另一種靜謚。
推荐学员:西瓜红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