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

撰写于 2016 年 4 月 18 日 | 分类 :视频

QQ截图20160418225359

纪录片是最好的电影!也是培养审美的的最好媒介,你可以切身感受到情感、文化、建筑、摄影艺术等给你带来的震撼。

 

评论 28

  1. 解脱 回复
    18/12/06

    我只觉得很恐怖  这个世界貌似很干净 干净到一尘不染 让人觉得是人类的存在让这个世界好像变得肮脏了

  2. GU11-13 回复
    18/07/16

    这世界上最可贵的是“真实”,这个记录片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将这个世界的“真实”呈现给我们,那一张张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
    同神情的脸,讲述着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故事。将世界上极具对比度的画面呈现出来,也是这部记录片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到达
    ”是一部好的作品的必要条件,记录片将画面以最近的距离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对象的细节,光影变化从而折射出地球中不同地
    区,不同族群的面貌,包括风景,人物,神情,没有解说没有分析,一切的一切只是展现,留给观众自己体会,思考,领悟。用“
    真实”呈现的震撼,佩服。如果说其中理解到什么画面的艺术,我觉得给到我最大的触动是光影和细节,一张好的作品首先应该将
    光影关系表达好,甚至应该夸张点表达,而细节应该在视觉聚焦的位置下功夫。

  3. GU11-13 回复
    18/07/14

    将世界上极具对比度的画面呈现出来,是这部记录片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到达“是摄影的必要条件,记录片将画面以最近的距离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对象的细节,光影变化重而折射出地球中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面貌,包括风景,人物,神情,没有解说没有分析,一切的一切只是展现,留给观众自己体会,思考,领悟。用事实呈现的震撼,佩服。

  4. -63 回复
    18/03/17

    画面不错,但是对“轮回”的含义不太理解。感觉人类追求现代文明的行动像是用采用了荡秋千的方式来摆脱地球引力。“唐卡”也许是个方法论的表现形式吧。很有内涵深意的作品,如果能根据画面配以相应背景声是不是更能表现出本体的所发出的信息?看完之后感觉通篇一个背景声,有一种强烈传达作者的意念的感觉,有偏执的倾向性,我觉得这种记录片如果能最好表现出本体本身可能更具“真实性”才能有更多的“发现”。

    这样的片子太好了,如果老师还有关于“未知和已知”境界内容的作品的信息,请推荐一下。

    感谢

  5. 吕萌啊 回复
    17/10/21

    每一次看纪录片第一感觉就是拍的太棒了

  6. G6-14 回复
    17/07/22

    “宗教”就好像渲染器。抛开“宗教”这顶帽子,一切事实都是客观存在的(不用渲染)。

     

    好像渲染一样,好的“宗教”色彩是为你的镜头,你的设计加分的。但一旦剖离客观世界,即使你的宗教色彩多么神话多么浓重,也不会有人认可。

  7. zuip001 回复
    17/07/20

    拍摄的很精彩,镜头色感很强,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显示器太大,只是觉得拍摄的不够高清,看得中饭都没吃。

  8. 假面myth 回复
    17/07/19

    美源于生活,源于自然,前一段的自然风景,一天一个轮回,从日出到日落,光影的变化,美轮美奂。影片中世界各种文化,各种层次的人群,各种的生活状态,日复一日,每天都在轮回。这部影片很丰富,一遍看不出个啥,只能觉得震撼,画面音效的搭配,带领着观众的情绪,从开始到开始。

  9. crazy 回复
    17/04/22

    看完了,我还有一个疑问,纪录片会有后期处理吗(就是色彩对比度等等)?我偏爱于影片前半段:宗教,建筑,自然;后半段,生活,生死。

  10. 汽水鱼 回复
    17/04/19

    这部片子内容真是太丰富了,从自然到人文,从生到死,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让我十分感慨!场景里面很多地方都让人很震撼。但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时间带给这个世界的变化,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轮回。每个人都是轮回的一部分!

  11. 疯子 回复
    17/04/19

    影片还没看完有时间一定会再看,个人理解

        影片本身来讲:“轮回”展现了天灾是不可回避的东西,人顽强的生命力,表达着不同时期灾害过后人的生存能力,人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灾害的不断来临,体现了影片的主题“轮回”,而人不得不去适应环境(俗话说适者生存),而影片中期又变现机械轮回,牲畜的轮回,等等环环相扣,突出主题。天灾人话变现的相当到位。

        构图来讲:庄严的东西比如开场的法老,以及有一定庄严代表性的东西都处于画面中心,以中心构图的方式来展现,体现威严庄重。反而言之则以趣味中心来吸引观影者,构图极具表现力。

        人物来讲:都变现的各有特色,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手法极具趣味性,神情耐人寻味。雕塑而言根据特色,张弛有力神情表现到位,突出神态。

        光影、色彩来讲:光影的曝光方式极具特色,运用到位,可以说每个想要表达的东西运用不同的曝光方式来展现不同时期,不同的表现点。色彩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黑色肤色人种与青山绿地形成鲜明的对比等等。

        个人见解而已 有时间再来看

  12. ZB 回复
    17/01/20

    一开始以为自己一定会看到一半忍不住无聊而关掉纪录片,然而事实相反。纪录片的每一帧都很棒,可以说每一帧都可以截下来做桌面壁纸,每一个画面都引导着人们深思。

    精神的空虚与信仰的支撑,迅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与脱离城市生活的原始部落,物质资源的丰富与备受苦难的贫民窟,战争与和平。。。。。。一切都反映着当下社会的矛盾,是种讽刺,也是种反思。

    看完后,感受颇多,却难以用准确的言语描述,确实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琢磨的纪录片。

  13. NorthTChang 回复
    16/10/23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通过上帝的视角来展现虚无与轮回的概念,通篇无言,行为艺术与集体无意识两部分直接冲击人类内心的孤独感。画面的美学让人叹为观止,但整体感觉主题先行,缺少一定的震撼感。看那库布里克的黑石,泄露天机,压迫得铺天盖地。

  14. 李元军 回复
    16/10/21

    建筑,人文,自然灾害,大自然的风光都太震撼,到最后感觉到悲伤,每幅画面都拍的及其唯美。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值得学习,有空还会不段的观看。

  15. GU3-151 回复
    16/10/20

    让人想到寂静岭和东京狂想曲等各种阴暗,冷酷而又真实的美丽。

  16. GU2-38 粉色兔子 回复
    16/07/30

      纪录片纯粹用影像而不掺杂语言讲解的表达方式让人在观赏的同时更多的产生自己对于影片的独特理解。很多对于自然景观和建筑等的场景表达都十分震撼,不论从构图还是色彩都非常值得学习。

  17. 回复
    16/07/29

    众生相,层层叠叠恰如荒漠中的沙粒。

    场面很大,个人被弱化,似乎不过是一粒小小尘埃,飘摇在循环往复,无尽延绵的时间线上。

    是鸡是牛是人又有何干,受缚于外来重重困力,终究无异于蝼蚁

    由衷的恐惧,来自于真实记录了生活中对于生命尊严的漠视和有意无意的践踏,它触手可及,存在于我们的超市里,垃圾场里,空气里

    由衷的恐惧,来自于未知的世界是一片汪洋,我们却只能抓住手里的一滴水,去折射、探寻和猜测

    由衷的恐惧,教会了我们敬畏和。。。。真正的勇敢

     

  18. DDSJ 回复
    16/07/21

    很有感觉的纪录片,通过图像和音乐带动整个纪录片的节奏,给人以深邃的代入感,同时影像在色彩,光影等方面的塑造也很到位,不过确实没有很深厚的文化功底的同学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不过,体会下光影色彩的美妙感受也是很令人舒爽的

  19. [GU2-10]-Fox Zhang 回复
    16/07/21

    看完了纪录片轮回,感受如下:

    1)颜色--很有视觉冲击力,

    2)建筑--不同国家地域

    3)几何图形--很多几何图形重复/组合使用,对称(山和其在水中的倒影等),放射发散

    4)场景--有很多生活基础设施场景,对一些建筑尺度,空间关系比例有了一些三维感受

  20. 冼炽豪 回复
    16/07/20

    这个纪录片我是晚上11点的时候看的,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很恐怖,加上晚上的氛围,他的背景音乐什么的,都令人想起恐怖片这三个词,但是看着看着,我发现,每一个尽头,他都抓拍的很好,都会把我的视觉焦点引导他想表达的东西,很多画面通过虚化,雾化背景或边缘,让主体物更突出,这是我从一个构图角度对这个纪录片的一个感受,发现很多镜头啊,都通过对比方式让中心物体或想表达的东西呈现给读者,包括一些光与暗啊,聚与散啊又或者是动与静等等。这个纪录片,全程没有任何一句话,但每一个镜头我都能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我的理解是,这部片子反映了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在不同的时刻所呈现的一种生活状态,他们从出生到结束,正如上一个评论的人口中所说的,进来的人想出去,出去的人想进来。这部片子记录了大自然各种生姿百态,每个时刻的生物所呈现的每个状态。“轮回”这2个字,包含了许多许多的东西,但我觉得这些包含的东西可以浓缩成4个字,“到来”和“离开”。

  21. 张亚男 回复
    16/07/20

    视觉盛宴,轮回百态,珍惜当下,不负此生.

  22. gu2-140 秘酱 回复
    16/07/20

    大自然的至纯至简到世界千姿百态

    原始社会的粗狂简单到现代社会的纷繁复杂

    从生到死,从开始到结束

    进来的人想出去,出去的人想进来

    不断轮回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同一时刻演绎着不同的生活

    有交集有重叠却又前赴后继着

    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幅构图极美的摄影作品

    不论是人间丑恶人情冷暖在镜头里都变成了美的事物

    这就是这个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23. W. 回复
    16/04/24

    因为时间的原因只看了两遍,没有特别的去关注摄影构图角度等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感受这部纪录片所表达的东西时,离开了摄影构图是肯定达不到这种震撼的效果的,也没有那么好的视觉体验。好的作品里面,视觉上的享受和丰富的内容都不能少,内容通过好的摄影视觉来凸显,但是再美的东西没有内涵文化在里面也同样会黯淡无光。

    这部片子在第一遍看的时候让我感受到的是,发展与延续,传承与落寞,历史与文化,战争与和平,宗教与信仰,生命与自然……感触到最多的应该是生命与自然。片影片中不断给出每一双眼睛特写镜头,每一双眼睛所包含的情感也是不相同,或者是对生命自然的热爱,或者是对生活的感慨,出现的每一双手,或者是跟随音乐舞动,或者是不断的劳作,每一个镜头都会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最能够引发共鸣的地方其实会是影片中强烈的对比。影片的开头,展现出的多是绚丽的自然风光,光线都是温暖柔和,天地万物和人都是一体,灵动,生命力都是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后面开始讲述现代的机械化高速发展是时,色调逐渐转灰变暗,自然光的颜色偏冷,给人的感觉也变得压抑,紧张,毫无生气。前面的部分镜头速度还比较慢,让人宁静,舒适,后面加速的镜头让人不安。

    看了这个片子我自己虽大的感觉其实并不是说他的手法运用的有多到位,有多完美,而是让我思考。原始状态下的人更灵动更具有生命感,能从他们的生活中,眼神中感受到对自然的情感。二月发展到后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快,科技进步引领新的潮流生活,但是人的内心开始变得空洞,目光也变得暗淡。当生活已经变成了流水线的模式,量产,批发,失去了保留失去了传承,一旦过时,立马就会变为废弃物。人也会被淘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收获了无数但是也遗失了太多。有人会说,人一辈子一定要进藏一次,才会不负此生。能够真正理解到这种说法的人不知到还有多少可能寥寥无几,只是附庸风雅,而没有真正感受到西藏耶路撒冷这样的宗教圣地的本质意义。城市的起源是从村庄而来,村庄是源源不断的生命的来源,城市永远不能替代村庄存在的价值,而之后有了城市,是因为有了宗教,有了王权,有了向心力。现在城市的本质却在逐渐丧失,因为人都在不断追逐忘记反思,没有信仰。去西藏,是为了藏区的无污染和大好风光,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最本质的东西,不要忘记了崇敬生命和自然,一直在城市中的人可能很难感受,很难去找回生命本质的东西,不是自身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生命,什么是自然。因为城市掠夺的劣根性,引发了战争,村庄也再不得安宁,我们现在的发展可能正在毁灭我们自身。所谓轮回,也不过就是代代相传,有所发展有所保留。

    片子开头用砂绘制出美丽绝伦的图案,末尾的时候全部被混在一起,又成为混乱的砂石,看到这里,第一反应竟然是遗憾,第二反应是为我自己有遗憾的感觉感到羞愧。生命本来就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是一个轮回。生命的意义也不是在与留下了多少,而是曾经精彩过,就如同这幅画面,美丽,但是终究是应该回到本初的位置,并不可惜,也不遗憾。

    影片不论是光影构图音乐或者是其他更多专业的镜头语言都只是在辅助我们去理解和感受,作为一个观影人,我仍然还是觉得,不必要去可以分析这些内容而忽视影片本身带来的震撼,如果要分析,那也一定是有了领悟之后的事情。好的影片总是值得让人反反复复欣赏。

     

    • caigle 回复
      16/04/25

      你是我博客里评论最长的一个,评论很精彩,体会很深刻,感谢你对观影感悟的分享!

  24. 绿歌 回复
    16/04/23

    我很喜欢这个纪录片,看到后面感觉很恐怖,还有没有其它优秀的纪录片,我有百度云关注你,可以分享我一下吗?

    • caigle 回复
      16/04/25

      可以参考一下这里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3948691/,有很多不错的,我盘里暂时没有更多。你可以看看这里,然后搜一下下载地址,应该都能找到相应的视频。

      • 绿歌 回复
        16/04/25

        非常感谢

  25. 16/04/20

    看看!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